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中间还有一道隔墙。四合院,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一家一户,住在一个封闭式的院子里,过着一种安逸、消闲、清静的日子,享受家庭的欢欣、天伦的乐趣,自然有一种令人悠然自得的气氛。这种四合院,是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留下来的,而且现在仍然沿用着。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四合院的院门,大都采用木板大门。厚厚的木板制成的大门一端,上下都放在轴心里,左右旋转,可以关开闭合,安全、可靠。四合院中,有正房,即北房。这是院中的主房,而且,一般四合院的走向也是坐北向南的。东西两侧,为东西厢房。东西厢房,一般都比较对称,建筑格式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南面建有南房,与北房相对应。整个四合院,大都按照中国传统的习惯,采用对称的办法建筑成。当然,在南北、东西房形成的角落中,也有耳房。这种耳房,有的用来储存粮食,成为粮库及其它库房,也有的做厨房,还有一个角落,一般是西南角为厕所,而东南角,则大都是院子的大门,这种四合院子的程式,在山西的县城及其附近的农村是较为普遍的。也有一些地方的院落,大门是开在南向中央的。有些家庭,为了把院落装饰点缀一番,还在院落一进门处的正对面,修建一个,也即是一堵砖墙。在正对大门的这一面,一般都有花卉、松竹图案或者大幅的书法字样醒目地放置影壁正面。上书“福”、“禄”、“寿”等象征吉祥的字样。也有一部分影壁,绘上吉祥的图案,如“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等,给四合院内制造了一种书香翰墨的气氛。也有的农家,采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福如东海”的字样或图画。这种影壁,设在大门之内的迎门处,有的是单独建筑的,有的是镶在厢房山墙上的。影壁,也称照壁,壁身都为正方形,四周用砖雕装饰,中间的方块为书法或者绘画。照壁分为基座和壁身两个部分,除去给庭院增加气氛,祈祷吉祥之外,照壁也起到一种使外界难以窥视院内活动的隔离作用。院内,有用石板铺设地面的,也有用砖铺地的,还有用鹅卵石铺地的,不尽相同。有的是院内地面全部铺设的,也有把主要通道铺设的,无论是怎样铺,院内总要留出几块地方种树,栽花,作为庭院的点缀。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在建筑上已经有很多变化。农村中,大都从原有的四合院基础上发生大的演变。这就是,扩大正房的房间数,因为正房——北房采光好。因而,在盖房时,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北边的空间、地面,这就使院落成为不规则形,以北房为主的正房前面形成的一个方或长方形院落。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农家院落---民居窑洞
中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因为没有房子,就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既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安徽的古民居
安徽古民居位于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安徽古民居
平遥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为清代修建的,这些住宅体形较大,用料讲究,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又未经战争破坏,所以大多数保存得相当完整。住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一般三进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侧或后面还建有花园。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的窑洞,在窑洞房的前部一般都加筑木结构的披檐、柱廊,上覆瓦顶。正房屋顶是平顶,一般在两侧砌砖梯可登上,在屋顶上有的还建有照壁式风水楼。也有的在窑洞上再建一层木结构双坡顶的楼房。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观念认为树木会招致鬼怪,家宅不宁。院子里地面均用砖满铺,多垒起花坛,没有泥土,便于清扫。平遥民居内外装饰华丽,有木雕精细垂花门,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有的刻有狮子滚绣球,有的是福禄寿三星,或琴棋书画等,都有一定的样式。门窗都是木樘木棂,大都花纹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门扇上还雕塑有唐尧虞舜禅位的故事。当时已普遍使用玻璃,有的富商用的刻花玻璃。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双层,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施有彩画。沿街巷的宅门都特别讲究,门顶形安徽民居
式多样,有悬山卷蓬、悬山有脊两坡、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门墩等。大门门扇上有门匾,书有“修德”、“修齐”、“繁鳌”、“霞蔚”、“乐天伦”等,有的住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栓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当时这些人家住户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余座,其数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国内实为罕见。
客家民居
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土楼是广东东北、福建西南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因为客家人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客家先民为了防范盗匪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就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其用途十分统一,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到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如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故居等。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客家土楼
八卦布局图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由于害怕有盗贼和当地人的排挤,才建成了营垒式住宅.
蒙古包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装,有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
傣家竹楼
傣族人居住区地处亚热带,气温高,因此傣族竹楼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二三百家人,小的村落只有十多家人。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亦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以住人,下栖牲畜,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僚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阑”住宅,这算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这类竹楼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即为一长形之大房,用竹篱隔出一个角来做主人的卧室并兼重要钱物的存储处;其余便是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故无窗。若屋檐稍高者,则两侧亦有小窗,后面亦开一门,楼的中央是一个火塘,无论冬夏,日夜燃烧不媳,煮饭烹茶,都在这火上,主客集谈,也都围炉而蹲或坐。屋顶用茅草铺盖,梁柱门窗楼板全部用竹制成。此种住宅的建筑,极为便易,只须伐来大竹,约集邻里相帮,数日间便可造成;但也极易腐毁,每年经雨季后,便须重加修补。土司头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西双版纳境内,傣族自己能烧瓦,瓦如鱼鳞,三寸见方,薄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钩,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两寸许,将瓦挂竹条上,如鱼鳞状,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烂需要更换,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再将新瓦勾上就可。凡住此类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户了,就是车里宣慰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长十余文,阔七八丈,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栏,但不开窗,故黑暗无光,楼下空无遮栏,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这就是傣族最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在西南边区中普遍可以见到,例如哈尼、景颇、僳僳以至苗、瑶、黎诸族,住屋建筑也如此式,惟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土家族吊脚楼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土家族,全国现有人口5704223人,主要聚居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此外,四川省的石柱、秀山、酉阳、黔江等县也有分布。土家族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中外游人。其中张家界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已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湘西的龙山、永顺、古丈等县的少部分地区仍通用土家语。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土家吊脚楼多为木质结构,早先土司王严禁土民差瓦,只许益杉皮、茅草,叫“只许买马,不准差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上归流”后才兴盖瓦。一般为横排四扇三间,三柱六骑或五柱六骑,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根据地形,楼分半截吊、半边吊、双手推车两翼吊、吊钥匙头、曲尺吊、临水吊、跨峡过洞吊,富足人家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三合院。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正房有长三间、长五间、长七间之分。大、中户人家多为长五间或长七间,小户人家一般长三间,其结构有3柱2瓜、5柱4瓜、7柱6瓜。中间的l间叫“堂屋”,是作祭祖先、迎宾客和办理婚丧事用的。堂屋两边的左右间是“人住间”,各以中柱为界分前后两小间,前小间作火房,有2眼或3眼灶,灶前安有火铺,火铺与灶之间是3尺见方的火坑,周围用3至5寸的青石板围着,火坑中间架“三脚”,作煮饭、炒菜时架鼎罐、锅子用。火坑上面1人高处,是从楼上吊下的木炕架,供烘腊肉和炕豆腐干等食物。后小间作卧室,卧室为防潮都有地楼板,父母住大里头(左边),儿媳住小里头(右边).兄弟分家,兄长住大里头,小弟住小里头,父母住堂屋神龛后面的“抢兜房”。不论大小房屋都有天楼,天楼分板楼、条楼两类。在卧房上面是板楼,用木板铺的楼板,放各种物件和装粮食的柜子,也可安排卧房;在火房上面是条楼,用竹条铺成有间隙的条楼,专放包谷棒子、瓜类,由火房燃火产生的烟可通过间隙顺利排出。正房前面左右起厢房的吊脚楼,楼后建猪栏、厕所。建吊脚木楼讲究亮脚(即柱子要直要长),屋顶上讲究飞檐走角。吊脚楼往往为三层,楼下安放碓、磨、堆放柴草;中楼堆放粮食、农具等,上楼为姑娘楼,是土家姑娘绣花、剪纸、绩麻、做鞋、读书写字的地方。中楼、上楼外有绕楼的木栏走廊,用来观来晾晒衣物等,在收获季节,常将玉米棒子穿成长串、或将从地里扯来的黄豆、花生等捆绑扎把吊在走廊上凉晒。为了防止盗贼,房屋四周用石头、泥土砌成围墙。正房前面是院坝,院坝外面左侧接围墙有个八字朝门,房屋周围大都种竹子、果树和风景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土家吊脚楼窗花雕刻艺术是衡量建筑工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蓄意深刻。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印江现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带的土家吊脚楼。
皖南民居
皖南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宏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幢。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动静相宜,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西递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代表徽派民居建筑风格的“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在此得到完好的保留。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这与山西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全县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数百处。仅西递就有122幢。歙县共有古建筑365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磡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古村落一般由牌坊、民居、祠堂、水口、路亭、作坊等组成,有的村落规模很大,如呈坎有街巷99条,陌生人进去后往往会迷失方向。许多村落布局井井有条,宏村的水系就是一例。宏村在村头依山筑坝,村内水渠从街道两侧进入每户,汇于村中部的月塘。再分流至户,流入南湖。每户都有大、小水渠,分供洗涤和饮用水。民居的布局一般是以天井为中心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两层高度。中型、大型宅院采用多院落组合,建筑全是粉墙黛瓦。旧时大户人家的许多建筑群,规模庞大,采用徽州三雕装饰,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一片片皖南古建筑镶嵌在黄山、九华山、新安江广阔的名山秀水之中,天造地合,宛然一个无须妆点的世界级公园。皖南民居为两层以上的楼房,中间围合一个很小的天井,厅堂设在天井的北侧。厅堂与天井之间不设墙壁与门窗,属于开阔的空间。在厅堂的北侧,也就是后部是木质的太师壁,太师壁的两侧为不装门扇的门。太师壁的前面放置长几、八仙桌等家具。厅堂东西两侧,分别放置几组靠背椅与茶几,人们常常将一些器具放置在上面作为装饰。皖南古民居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村落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起源: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历史:
1、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2、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另传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
3、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
4、到了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
5、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6、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
7、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扩展资料:
皮影传承下去的原因: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
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影
大江东去,淘尽英雄无数,留下伟业万千。从奔腾不息的大浪里,涌现出一座口岸镇。晚清至民国年间,凭借滚滚江水经营客货运输发了大财的商人,在镇中创建了一幢精美绝伦的雕花楼。
雕花楼面东而置,呈四方形,由前后两幢各5间的二层主楼和左右各3间的厢楼组成,中间是天井,四周围以楼屋。过去很少有人进出,镇上人多数不识其“庐山真面目”,习惯上就称其为“四方楼”。
雕花楼的外观简陋平常,青砖砌成的墙体,灰瓦盖着的屋面,看上去与普通古楼房并无多大差别,即使是来到楼前近距离观察,也会觉得很为一般,充其量不过是外墙稍高一点,建筑的体量稍大一些。进入楼内,站在前楼屏门后面,抬头向天井四周望去,自上而下,由前往后,从左到右,凡目所能及之处,全都是各式各样的雕花———在天井上方光线的映照下,满眼的雕花构件,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位于楼屋高处的屋面,每条正脊中央与两头都有灰塑花纹。心灵手巧的瓦匠师傅,用糯米汁、熟石灰、草木灰等拌和成青白色膏泥,堆塑出福禄寿三星、麒麟送子、凤凰牡丹、暗八仙法器等图案。屋面沿着瓦行向下的檐口处,除装有压印花纹的瓦头与滴水,还在内侧加上了雕刻缠枝花纹的封檐板。
对于雕花楼来说,屋面上的装饰只是整座楼屋的序幕,位于天井中的木构件雕刻,才是雕花楼里雕花的重头戏。
首先是紧靠天井楼檐下的长廊处,木雕工匠将檐柱与步柱间单步梁梁头,雕刻成了圆目长须、张口露齿的龙头和大鼻细眼、肥耳翘牙的象头,就像一只只龙头与象头从檐下的廊里向天井外伸出。又把圆作梁做成了扁作,并在每根梁上部叠加一支木枋,使梁两侧面积增大,在上面雕刻展翅的凤凰、飞翔的燕子、石榴花、牡丹花、莲荷花、太平花及松、竹、梅、菊等组成的图案花纹。接着在楼廊外侧,安装抹角方形檐柱,柱间立寻杖栏杆。栏杆上、中部竖一根根束节形圆柱,下部是52块镂空雕刻的花板。檐柱两旁的栏杆头上,各雕出一只歪头嬉笑蹲坐着的小狮子。大概由于雕得太惹人喜欢了,不知不觉中被识宝者顺手牵羊,以至于小狮子越来越少,幸好还剩下1只,成为维修楼屋时补雕的样狮。
位于楼上栏杆雕花板下部,在上层楼板与下层楼檐外侧连接处(即徽式建筑中被称为程板的部位),是雕花楼最精彩最亮丽的地方。在这里集中了内容极丰富、工艺极精细的数十种雕刻花纹,围绕着天井的东、南、西、北四个面连续展开,把雕花楼装饰得富丽堂皇,打扮得花团锦簇。
天井对着大门的朝东立面,是最先映入眼帘的部位。这里有3组与后面3间楼屋等宽雕花板。左、右两组花板上分别雕有扇形、海棠形、梧桐叶等形状的图形框,一个接一个的莲花花瓣围绕在花框外,里面则是采用高浮雕与低浮雕的手法雕成麒麟、蝙蝠、仙鹤、凤凰、佛手、核桃等图案花纹。当中雕两条龙护卫着一座城楼。城楼上身着武官服装的两员大将,坐在桌前神采飞扬地议论军中要事,桌面上摆放方形帅印,桌前饰雕花围幔,桌间置鼓凳,各人身旁还有副将相随,后壁悬挂1块木匾,上刻“黄鹤楼”3字。又有凤凰衔宝剑、狮子盘绣球、大象、飞鸟花纹衬于两旁。黄鹤楼是名胜景点,传说是为军事目的筑城以为守,建楼以瞭望。又传说有人曾在此处开设酒店,宾客盈门,生意兴隆。雕花楼主人在这里雕刻以“黄鹤楼”为名的图案,是将斯楼与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相提并论?是为彰显其人生正值辉煌?还是另有寓意?难解个中奥秘。
天井南、北两个侧面的雕花板与朝东的花板相接,所雕刻的花纹没有边框,直接就雕刻在花板上。南立面当中雕刻一座重檐门楼,一只口衔一串铜钱的蝙蝠飞临门下,还有4只蝙蝠从附近向门楼飞来,构成“五福临门”的祥瑞气象。门楼左上方雕衔剑的凤凰,右下部雕塑回首张望的麒麟。与所有居中图案一样,这组“五福临门”图的两边,也有两条香草龙相对而视,作为图案的边饰。龙的外侧饰有蝙蝠衔如意、藤上结瓜、山中灵芝、水里游鱼、螃蟹、柿树等;左边一长块花板上雕出了一片松林中的10只梅花鹿,或奔跑,或跳跃,或凝神,或回顾,或幼鹿依偎在母鹿怀里,或雌雄一对相对无言,还有1只小鹿只露出前半个身子在树洞口朝着外面张望。十鹿寓意“食禄”,出人头地,食用国家俸禄。右边长块花板上也刻有一片山林,高低起伏的山上,松柏柳树枝叶下,6只山羊悠闲自若,它们头都朝向天空中的一个“日”字。山羊和太阳象征“三阳开泰”,不过一般只有3只羊,而这里有6只山羊,可能是取“三阳开泰”和“六六大顺”两重意思。
北立面雕刻花纹与南立面遥相呼应。当中也是两条龙围组成一组图案,一座重檐六角亭内立有1只鸾鸟,一边亭柱上系马,一边狮子盘球,四周是松树、灵芝,还有衔灵芝的鸾鸟从天空飞来。图案外的一侧雕着一座桃园,树上挂满成熟的大桃,5只猴子有爬树的,有摘桃的,有捧桃子的,有吃桃子的。桃示长寿,猴谓封侯,用桃用猴,意在升官添寿。一侧雕葡萄园,5只小头尖嘴大尾巴的松鼠穿梭园中,活灵活现。左边长花板上雕4头牛抬头望月,大概是“犀牛望月”的谐音;右边则雕有膘肥体壮、神态各异的8匹骏马。
天井西立面雕花布局与表现形式和东面相同,但花纹图案的立意却同中有异。居中的花围墙里雕的是4柱3门式的弧形大门。中门抹角边柱顶上各雕一盆万年青,弧形门框上雕二龙戏珠。边门柱顶上各雕一只葫芦。传统的中国建筑里,罕见有3座相连的弧形门。细心观察,在两座边门的上部加雕了一层花板。花板上雕出的扇形图形里,阴刻着“洋门”二字,表明是吸收的外来文化。洋门顶上又加雕了中国古代的方孔圆钱,中西合璧。它与对面的黄鹤楼雕刻图案,形成一中一西的艺术形象。洋门两侧海棠形及枫叶形图框内,雕刻了锦鸡、喜鹊、相依相伴的双鹿、盘着地球仪的狮子、长有翅膀的飞马,既有国人常见的图案,又有挑战传统的异国风情。特别是盘地球的狮子图案,狮子的长发是后梳的,脚下地球仪上刻的是纵横相交的经纬线。中华大地上狮子盘球的雕刻比比皆是,这里的狮子盘球怕是华夏古建筑里的唯一。再看两边花板上,雕刻有停在树下的凤凰,立于枝头的锦鸡,憨厚的大象和笑容可亲的豹,全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此外还有表示棋、琴、书、画的画面雕刻,增添了不少书卷文人之气。
围绕天井四周的雕花板,大多是质地优良的柏木,采用的是高浮雕手法。紧连着这些雕刻花板的楼下廊檐部位,则是大面积的镂空雕刻挂落。用弧形木条搭成的上下两排形似如意头的透空挂落,其间加饰花纹朵朵,恰到好处地扩大了雕刻效果,又使上下花纹虚实对比,相映成趣。
位于檐柱外侧的挂落间,聪明的雕工们又用镂空雕刻手法,雕出一个个大花篮,悬挂在木枋下。花篮外刻有六角形和万字形花纹,里面则是盛开的四季花卉。檐柱两边挂落下,又有雕莲花柱和园雕雀替。
漫步于楼下回廊间,抬头上望又厚又宽的梁面上的双面雕刻,让人目不暇接。雕刻的题材有周敦颐的爱莲、陶渊明的爱菊、王羲之的爱鹅、林和靖爱梅的“四爱图”;有渔翁垂钓、樵夫担柴、农家牛耕、学士读书的“渔樵耕读”;还有历史故事等等。一根根木梁上雕刻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文故事呼之欲出。看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画面:琴师船头抚琴,侧耳凝神,若有所求;樵夫抱膝端坐,静心聆听,似有所悟。
雕花楼中面对天井的装修,不用砖砌体,全是雕花格扇,同样精彩之至。格扇下半部的裙板和绦环板上雕刻三国戏文,如三顾茅庐、东吴招亲、空城记、煮酒论英雄等,还有道教八仙、八宝博古、飞禽走兽、花卉山水等,琳琅满目。可贵的是有些花纹立意新颖,独具匠心。在一对格扇裙板上雕鸳鸯荷花花纹,不是雕池塘荷花和水中鸳鸯,而是雕栽在盆里的荷花、站在盆边和荷叶上的鸳鸯。盆里荷花茂盛,有盛开的花朵,有含苞的花蕾,还有结成的莲子。鸳鸯一上一下,相互对视,含情脉脉。荷花的纯洁与鸳鸯的忠贞在这里描绘得惟妙惟肖。有趣的是荷花旁的弯腿花几上,加雕一只高足碗,里面放满菱角。猜想是取菱(灵)的谐音,将美丽的荷花、相爱的鸳鸯与“灵”相联系,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雕花楼天井四周的木雕花纹,远不止以上所述这些,几乎能雕的木构件上都雕有花纹。此外朝东5间正门雕刻的长短格扇门窗、廊柱上倒挂的雕刻狮子、廊桁下透雕的雀替等,还有青石天井地面和面北的砖细便门上的少量石雕和砖雕不一而足,就其整体设计与布局而言,都是天井四周木雕的补充与陪衬。
雕花楼木雕题材广泛,仅我们能识读的就有山水、人物、花卉、虫鱼、禽兽、云头、博古、八宝以及其它各种图案,中华文化里的福禄寿、文人隐士、民间故事、田园生活应有尽有。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圆雕、透雕、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及线刻多种。工艺精湛,活泼生动,艺术感染力强。带有异国风情的洋门和盘球的狮子,是我国古建筑木雕作品中的独秀,表现的是一种新的思想,反映的是房屋主人的与时俱进。
美哉,雕花楼!清代乾隆初年,口岸(今高港区)镇木商姚氏,在镇上建了一座高大的楼屋。楼面东而置,重檐硬山,上下两层,面阔五间,气势非凡。
在镇上风光了160多年的姚氏楼屋,因主人经营不善,家境衰败,至民国初年,易主于从事港口运输发家的当地富豪李松如。买得姚氏楼屋后,李大兴土木进行了扩建。不仅在旧楼屋的西侧仿建了一座同样的后楼,而且还在新旧两楼间加建了二座厢楼,使原来单一的楼房变成了一组四方楼,面积扩大了两倍之多。为显富丽堂皇,又在楼中间的天井四周雕上了让人目不暇接的图案花纹。
新建的后楼与前楼一式一样,仿造得惟妙惟肖,只是屋面的举折和所用的墙砖稍有不同。如此一座有始建年代和仿建纪年的民国仿乾隆时的楼屋,在泰州地区仅此一例,对古建筑的鉴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楼屋建造时,选用的是湘、黔所产的优质苗木,以及在镇江谏壁定烧的青砖,还有从苏南找来建造园林的能工巧匠,花费重金,历时3年多而成。据说仅木雕一项,就请了两桌(16人)雕工,雕了两年多时间。一位当年参加过油漆至今健在的老人回忆说,他小时候跟着师傅在李家做油漆,一做就是3年。
自古江淮地区民间建房,都选择朝南方向,为的是冬暖夏凉与室内采光。但老风水先生说,南方属“火”,火能克金,商人图财,建房不能向着南方。雕花楼两任楼主都将楼屋朝向了东方。雕花楼天井四周格扇的隔心,楼上全是圆的,楼下都是方的,象征“天圆地方”;天井是方形的,但中间刻的图案是圆的,也考虑了方、圆和谐。雕花楼前檐的右前方,栽有一株分为三杈的古黄杨,系应“黄杨避火”风俗而植。
新楼外墙窗框用的是汉白玉石材,又加生铁护拦,安全美观。楼上南侧厢房与房间当中,设有暗道楼梯,紧急之时,楼上人可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还真的发生过匪徒来抢事件,主人就是从暗梯逃走而保全了身家性命。
雕花楼曾三次受到磨难。先是抗战时,两枚日军炮弹击中楼外园林,毁坏惨重;再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一百军十九师驻在楼内,马匹、军车再次伤害园林;三是“文革”期间“破四旧”,损毁了少数砖雕。除遭受人祸以外,雕花楼天井中的雕花还受到风霜雨雪的摧残。木料腐朽了,油漆剥落了,花纹模糊了,前人为保住雕花图案,唯一的办法是一遍又一遍地油漆。
时代的前进,给雕花楼送来了和煦的春风。2004年10月,高港区政府投资100多万元,对雕花楼进行了揭顶大修,经过常熟古建筑工人10个月的奋战,已近完工。技艺高超的雕工,认真修补了所有雕刻花纹,第一次用化学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去除了涂抹在雕花花板上积得很厚的陈年老油漆,全部雕花构件已重新焕发了青春。
雕花楼宛如一位秀美少女,又以绰约的丰姿重现港城。
介绍之二:所谓雕花楼就是以木雕及砖雕为其特色的建筑楼馆。古雕花楼在江苏境内只存两处,一处在苏州东山镇,一处在我们高港区。
口岸雕花楼位于高港区向阳支路,坐西面东,由前后两幢各5间的二层主楼和左右各3间的厢楼组成,是一座“四方楼”。
2004年10月,高港区政府决定投资近200万元,对雕花楼进行揭顶大修。经过近两年的奋战,一期工程正式竣工。
口岸雕花楼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建楼的主人是口岸镇一位姓姚的木材商人。姚氏初建的楼面东而置,重檐硬山,上下两层,面阔五间,即东楼。自古江淮地区民间建房,都选择朝南方向,为的是冬暖夏凉与室内采光。而姚氏建房时,据说为了生意红火、世代不衰,请来多位有名的风水先生,合议最佳定位。风水先生说,南方属“火”,火能克金,商人最看重的就是金,建房不能向着南方。于是,姚氏便将此楼面东而建。
建造该楼时,木料全部选用湘、黔所产的优质树木,砖瓦则是专门到镇江谏壁定烧。民国初年,该楼易主于从事港口运输发家的当地富豪李松如。李氏对该楼进行扩建。在旧楼的西侧仿建了一座同样风格的后楼,而且还在新旧两楼间加建了二座厢楼,使原来单一的楼房变成了一座四方楼,面积扩大了两倍之多。
李氏在扩建楼屋和园林时,不惜重金,请来苏北和苏南的名匠,精心设计改建,历时3年多方建成。据说仅木雕一项,就请了两桌(16人)雕工,雕了3年。一位当年参加过李宅雕花至今健在的老人回忆说,他小时候跟着师傅在李家做雕刻,一做就是3年。李氏新建的后楼与前楼一模一样,仿造得惟妙惟肖,只是屋面的举折和所用的墙砖稍有不同。
口岸雕花楼青砖黛瓦,高脊飞檐,与普通古楼并无多大差别,然而进入大门后,举目环顾,正屋、厢房的门窗,二楼的回廊、立柱、栏杆、檐壁……没有哪一件不是由雕花构件组成;龙凤呈祥、渔樵耕读、花鸟鱼虫……各式各样的传统雕花图案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雕花楼最精彩的木雕工艺见于天井四周与二楼回廊连接的花板。朝东的立面,有3组与3间楼屋等宽的雕花板。左、右两组花板上分别雕有扇形、梧桐叶形等等图形框,一片一片的莲花花瓣围绕在花框外,里面则是麒麟、蝙蝠、仙鹤、凤凰、佛手等图案。当中两条龙护卫着一座名楼———“黄鹤楼”。两旁有凤凰衔宝剑、狮子盘绣球等图案。
漫步于楼下回廊间,抬头仰望,一个个历史人物呼之欲出。如周敦颐、陶渊明、王羲之、林和靖组成的“四爱图”;更有三国戏文,如三顾茅庐、东吴招亲等,琳琅满目。
雕花楼的特色一是题材广泛,民间所有表现祥瑞的传统图案几乎都和谐地显现在各个构件上。二是工艺精湛,木雕的各种表现手法,如圆雕、透雕、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及线刻几乎都能看到。三是布局讲究,如天井四周格扇的隔心,楼上全是圆的,楼下都是方的,象征“天圆地方”。四是雕件多样化,除了木雕,另有砖雕、塑雕。如屋面正脊中央与两头都有“福禄寿三星”、“麒麟送子”、“凤凰牡丹”等灰塑花纹。这是当年工匠用糯米汁、熟石灰、草木灰等拌和成青白色膏泥堆塑出来的。解放初期,雕花楼归属当地政府。2003年6月,雕花楼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沧桑的雕花楼曾三次遭受磨难。先是抗战时,两枚日军炮弹击中楼外园林,损毁惨重;再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驻在楼内,马匹、军车再次伤害园林;三是“文革”期间“破四旧”,损毁了少数砖雕。除遭受人为破坏,雕花楼天井中的雕花还受到风霜雨雪的摧残。这次修建前,该楼大量木料腐朽,油漆剥落,不少花纹也日渐模糊。
2004年10月,高港区政府决定投资近200万元,对雕花楼进行揭顶大修。雕工们认真修补了所有雕刻花纹,第一次采取化学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去除了涂抹在雕花花板上积得很厚的陈年老油漆,全部雕花构件已重新焕发了青春。
高港区政府还决定打造一个以雕花楼为主体建筑的特色文化景观。已在雕花楼前建一座观景台,在该楼附近恢复一组古民居建筑群,增设照壁墙、八字墙等,雕花楼西侧还将建一个小游园。扩建后的雕花楼景观东西长124米,南北宽43米,建筑用地约5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