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核心原材料暴涨,暴涨的原因是什么
家电核心原材料暴涨,暴涨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如下:
一,首先最主要的涨价原因便是受疫情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据调查,在新冠疫情盛行的这些日子里,家电行业,电器行业,相关材料行业都供大于求从而导致材料浪费,产品滞怠无法销售导致销量大幅下降。那按理来说卖不出去应当是适当降低价格贱卖啊,为什么还要暴涨呢?说来你可能不信,也是因为疫情,因为疫情许多电子材料都是从国外运回,而新冠隔离虽然我国疫情趋势有所下降,但国外可不理想。这就会导致材料稀缺。自然就要涨价,材料涨价最终的制作成品当然也要涨价。因为疫情,今年多少的行业被抹杀,因为疫情今年多少个产业断裂,因为疫情,有多少个公司或企业或门店还没有开花就已经枯萎?
二,为了能够在新冠疫情的严峻条件下存活下来,许多做生意的朋友都说今年别说是赚钱了,能活下来不倒闭就不错了。这确实是大实话,有的企业和门店可能去年才开始创办,可能想着今年好好发展,殊不知一个疫情毁了多少人的生计,破了多少人的创业。不得不说别说是家电核心材料涨价了,疫情严峻的时期甚至连猪肉白菜都要涨价,没办法为了生活各行各业不得不这么做。但不幸中的万幸是疫情至少我国是全世界第一个控制的国家,身为中国人,这一点也倍感自豪。
三,除了疫情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其次哪个行业都想赚钱,再这样的条件下,赚的钱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生存。除此之外最后一个原因便是冬季要来临了,疫情期间找得到工作的还在上班,找不到的今年都比较难受,无业人群以及失业人群增多,推动不了社会经济,自然各种行业只能涨价了。
欢迎补充欢迎讨论!
原材料从开年后一直上涨,说明了什么
1月15号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报的发布会中,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先生表示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复苏释放,认为我国未来核心CPI继续回升有望。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的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
温和上涨这个词耐人寻味,让人想起温水煮青蛙。央妈的意思是什么呢,物价肯定要涨,但我们尽量控制让它不要涨得太猛。涨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
家具行业里常用原材料硬木综合成本估计上涨十五个百分点。皮料20年总体上涨百分之五左右。五金受钢铁行业影响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原材料上涨这么多,估计成品肯定也要上涨了。
而实际上大部分原材料去年开始就在上涨,开年来还在继续上涨。
现在看就是物价上涨已成定局,我们把好自己的钱袋子,希望今年活得不要太辛苦。
原材料从开年后一直上涨,说明了以下几个方面:
⑴全球通货膨胀的预期强烈。自去年以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为了对冲新冠疫情对各自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几乎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各国央行都开动了印钞机,大水漫灌,这就引发了市场上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美国拜登新政府上台之后不但延续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还将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这导致了市场上对全球通货膨胀的预期更加强烈。
⑵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明显。随着新冠疫苗在全球大范围的接种,新冠疫情有望在今年内得到控制;美国拜登新政府上台后不但延续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推出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基于全球新冠疫情即将在年内被控制住和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全球各大机构纷纷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迎来强劲复苏。
⑶原材料库存不足、供需失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许多矿山和工厂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生产,随着全球经济的日渐复苏,原材料库存出现明显不足,原材料供需之间的缺口也日益突显。
⑷环保因素对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大部分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都牵涉到国内很多环保法规,受环保因素的限制,一些环保问题突出的矿山和资源品加工厂不得不被关停或者减少生产规模,这在相当程度上加大了原材料供需之间的供应缺口。
⑸物流成本的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原材料的价格。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海运航线有部分航线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运营,这导致了世界海洋运输运力不足,世界各大航运公司也纷纷趁机上调了全球海运的价格。物流成本的上升也进一步推升了原材料的价格。
⑹投机资本的大肆炒作。原材料价格的每一次上涨都离不开各路投机资本的炒作,开年后出现的这波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也绝对少不了投机资本囤积居奇、大肆炒作。
其实,原材料从春节前就一直有上涨的趋势。大部分人会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市场需求涨价。因为春节前很多的行业,按照传统的惯例,春节前很多的行业都是进入销售旺季。同时,疫情的影响,很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春节后在很多的行业,市场行情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原材料却呈持续上涨的状态,而且涨幅比较大。
据央视财经报道:铜涨了38%,塑料涨了35%,铝材涨了37%,铁涨了30%,玻璃涨了30%,锌合金涨了48%,不锈钢暴涨45%,IC涨了100%。
从目前的继续上涨的趋势,说明目前的市场与未来的市场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01
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这两年的疫情的发生,让我们从刚开始只是影响到国内的经济的发展。只要国内疫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经济就会逐步复苏,并进入发展的轨道。
而当我们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世界疫情的发展却非常迅猛。尤其是一些欧美国家。我国的疫情也主要成为境外输入病例较严重。特别是与我国产生商品贸易较多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化的发展早已是事实。这次国外疫情,造成了我国的一些依靠进口的原材料,受到了限制。比如,铁矿石,芯片等。这也是这次涨价较严重的原材料之一。
02
有色金属的资源稀缺性严重
从这次涨价的原材料看,也说明了平时一些资源的稀缺性。比如,这次有色金属就是涨幅在最大的。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是铁、锰、铬以外的所有金属的统称。广义的有色金属还包括有色合金。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下,这类金属的价格一直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大部分是属于供不需求的状态。同时,一些市场投资金属的行为,也造成这种稀有资源的不稳定性。
对于稀缺的资源,在市场不稳定的状态,在所有的原材料中,是属于上涨最快,幅度最大的资源。
03
通货膨胀的原因较大
如果说春节前的大部分原材料涨价,有供不需求的成分。而春节期间疫情的影响,各个行业的市场并不是处于爆发的状态。大都是处于平稳,甚至略有下滑的行情。
春节后的市场,市场需求量仍然并没有较大的反弹。特别是很多的行业,春节后就进入了传统的销售淡季。这时候却迎来了原材料大面积,大幅度的上涨。
所以,目前的原材料上涨,如果继续持续下去,通货膨胀的原因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04
制造业仍然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
原材料的引起的涨价,持续下去会引起一系列的市场经济行为。首先最核心的还是制造业,特别是工业品制造业。特别是一些家电行业,化工行业,机械制造行业等。原材料的上涨,最终是制造业面临的问题,然后引起整个产业链的变化。所以,制造业仍然说社会经济的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
05
水涨船高,消费者并不会立即买单
当原材料涨价后,最直接的就是造成商品制造成本的大幅增加。然后通过渠道的层层加码,也就是我们常认为的水涨船高,最终进入销售终端,希望消费者买单。或者通过一定的刺激市场的行为,让消费者买单,迅速的启动市场。市场只要能正常启动,涨价就不会成为问题。
但事实上,并不如此。消费者并不会立即买单。首先有些行业需求量就是处于饱和度较高的情况。即使有购买需求,面对涨价,并不会产生立即买单额行为。而是处于等待,观望的情况。
06
加速企业的淘汰,转型,升级
春节后企业开工,面临本次原材料大幅度涨价,不同规模的企业面临额困境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困难最大。这类企业在平时的竞争中,就是处于竞争优势不大的状态。本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金的资金规模有限,市场容量有限,原材料的采购的成本会会更高。因为原材料采购的规模无法与大企业相比,成本会更高。这样就会造成商品进入市场仍然没有价格优势。
所以,这次原材料大幅度上涨,继续持续下去,会淘汰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也会倒逼一些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优化产品结构,缩减成本等。
07
能源结构未来走向会发生变化
可以看出本次原材料涨价,大部分是稀缺的能源,也就是常规的能源。这些能源本身就存在非常稀缺的情况。主要是从产业结构看,大部分的产业的发展,目前都离不开这些越来越稀缺的能源。这就是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能源结构的调整是势在必行的。比如,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一定要从传统能源的依赖性发生改变。这也是未来能源结构必须要调整的趋势。
总结:
原材料开年后上涨的行情,我们认为可以说明一些七个方面的问题: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有色金属的资源稀缺性严重性。通货膨胀的原因较大。制造业仍然是社会经济的基础产业。水涨船高,消费者并不会立即买单。加速企业的淘汰,转型,升级。能源结构未来走向会发生变化。
什么货币超发、放水、通胀等等,我觉那是经济学家讲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很多东西都要涨价了。
前几天,一位经销空调的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是通知客户的,说以前的报价全部失效。也就是说,空调要涨价了。
这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到消费品的一个实例。
空调的主要原材是铝、铜、塑料等,近期很多金属都大幅上涨,尤其是铜,已经创下了最近10年的新高。
塑料的原材料是石油,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连续上调了7次,背后就是原油价格的上涨。这些原料价格上涨了,空调涨价是肯定的事。
其实,前段时间,卫生纸已经调价了。可能有些人注意到了,从去年八九月份开始,废纸的收购价格就已经涨价了,原来5毛一斤,后来涨到八九毛了。
很多看似和我们不相关的东西涨价,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很快就会传导到生活用品中。所以,留意一下,可能对自己的生活会有点帮助。
比如,看到铜、铝等涨价后,本来计划好今年买空调的,可以提前出手。预计很多家电未来也会涨价。
生活用品当然不能储备太多。比如猪肉,知道要涨,也没多少办法。
本来随着存栏量的回升,未来吃上便宜猪肉的希望大大增加,但最近一段时间,玉米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而玉米是猪饲料的最主要原因,这上吃便宜猪肉的梦想可能要被打破。
总而言之,一句话,未来的很多东西可能都要涨价。我的建议是,本来就有计划购买的,可以考虑提前出手,可能能省不少钱。
原材料从开年过后一直上涨,这跟全球经济复苏应该也有关连,随着春季疫情在全球的下降,各国的经济开始恢复,一年多的疫情伤害了整个世界的经济,无数的公司单位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全世界很多国家的经济都是大幅下降,只有我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很快取得了胜利,很快也恢复了经济的运转,全世界只有我国在2020年经济增长了2.3%,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国经济总量跨过了一千万亿大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在2021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望更加提高,我国也有把握,有消息预测我国在2021年经济会增长致7%至8%点,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希望全国人民大家共同努力,在这一年去实现这个目标。
原材料每个品牌都上涨,最重要的石油也上涨很厉害,从前段时间的20美元涨到63美元,这翻了几倍,这些原材料的上涨,可能也有各个方面的原因,疫情过后全球经济复苏有一方面,世界一些中间商有意抬高物价也很难说,总之现在的供应链需要大家共同团结,来应对现实无价的上涨,作为生活中的我们,还是不愿意看见无价上涨,因为任何原材料的上涨都会带动供应链的提升,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方方面面,还是希望物价不能过度的上涨,它会带来各个方面的上升,每个人的消费都会受到无价上涨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压力就很大,如果受物价的上涨,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的肩上更加加重了负担。
原材料是什么?是所有商品的上游,成本具有传导性,也就是说上游的成本上涨最终会传导到下游,下游是什么?消费品。也就是说,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最终会引起所有消费品的涨价,也就是万物普涨,所有衣食住行,一切的一切都会涨价。
这次的原材料,是因为全球所有国家为了抗疫,一起滥发钞票的结果。
现在疫情还没有过去,所有国家都还在强撑着。一旦疫情正式告终,那时候才是经济危机最大风险时刻。
现在全球经济没有复苏,绝大多数商品生产国都没有完全恢复生产,所以就显得中国一枝独秀,中国在支撑着全球消费品的生产端,于是,中国在疫情中的经济也就跟着一枝独秀了。
但疫情终究会过去的。到那时,所有商品生产国恢复过来,开足马力生产,就与中国在出口上展开激烈竞争。中国一家独享出口挣钱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为全球几十亿人生产的商品,中国自己怎么可以自己消化得掉?到那时,开工不足是必然,但人却要天天吃饭,房贷月月要还,孩子要年年上学,支出可是一分不会少!所以,疫情结束之时,才是风险开始之时!!!
本次原材料确实涨幅比较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货币角度,毕竟全球央行都在大放水。货币的增加和通货膨胀都会导致价格上涨。
2、财政角度,为了救市减少失业率,政府被迫发债,投资基建拉动经济,这是猛药并非温和,必定对原材料一下加大需求,价格也自然上涨。
3、经济逐步恢复,之前市场积压的需求一下涌了过来,导致价格暂时的上涨。
4、国外疫情未能控制住,居民消费需求和生产需求会转到向已经控制住的国家进行大量的采购,导致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价格的上涨。
5、全球仍然陷于疫情中,全球贸易变得低效率,不经济,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6、疫情防控,导致一部分原材料生产企业的成本上涨,传导到价格的上涨。
因此价格的上涨是多方面的原因。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
通货膨胀导致原材料上涨其实是假象,主要原因其实还是供不应求。疫情导致国外制造业满足不了消费需求,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外消费需求的叠加,生产厂家需要原材料满足生产需要,于是原材料从年后一直上涨。
供不应求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然而国外疫情还是很严峻,国外的制造业还没复苏,消费需求不会减少,因此大量的订单转移到国内,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年前原材料储备不足,于是价格就上涨了。这是很简单的市场规律:供不应求。当然也和环保问题,以及原材料的垄断有一点点的关系。
通货膨胀是结果不是原因
很多人认为通货膨胀是这次原材料价钱上涨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通货膨胀是这次原材料价钱上涨的结果,原材料的上涨,必然带动物价的上涨。
结语
综上所述,原材料从开年后一直上涨,说明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十分严重,说明了原材料出现供不应求。希望全球疫情尽快结束,让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原材料上涨是因为通货膨胀导致的,慢慢所有的商品都会上涨,最重要的是你的工资涨了吗?
打一个比方:如果所有商品全部上涨20%,矿泉水从2块钱涨到2.4,毛巾从5块涨到6块,你的工资从1万涨到1.2万,这些可能如果同时发生你会不会认为无所谓?如果只有商品上涨而你的工资没有涨你会不会哭?
我们细想一下这几年钱是不是越来越不值钱了?比如你10年前看了一套房子60万,但是你没有买,最终你选择把钱存到银行,10年后你又赚了100万存进银行,可是你当初看的房子已经涨价到160万,如果你当时买了就是房子160万100万260万,但是你没有买就是60+100160万。
这10年你算下来钱没赚到还搭上了10年的时间是不是很亏?这也是我们老百姓不懂经济所带来的后果!如果再10年以后你的钱还能值多少钱呢?
从去年其实原材料便已经上涨了,只是今年开年上涨幅度更加明显。
原油从去年最低跌破20美元,到现在涨到63美元,一年不到增长了2倍多。铜价去年3.4万左右,今年已经涨到6.8万,涨幅接近一倍。除了这些钢材,铝材,橡胶等都有不同程度大幅增长。
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会涨幅那么大?
全球疫情影响渐渐被控制住,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特别是中国经济强国发展是原材料上涨主要原因。去年年初受到疫情直接影响,各国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原材料的需求降低,造成原材料的下跌。年中时疫情影响受到控制,停滞的生产状态逐渐解除,原材料需求恢复,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
原材料上涨意味着什么?
原材料上涨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产品的价格亦会上涨,经济产业是一条锁链,牵一发而动全身,原材料是这条产业链的基础,那么价格最终会辐射到终端产品上。
未来有可能上涨的品类
家电
燃油
物流运输
家装建筑
近两年来,食品饮料行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多少
近两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食品饮料行业的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人员管理成本等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从而导致产品零售端不得不采取涨价的措施。以可口可乐为例,该公司CEO詹姆斯·昆西就曾于2021年4月19日提示消费者,可口可乐将提高饮料价格,以应对大宗商品成本上涨的影响。据公开报道,自1979年重返中国市场,40多年来,可口可乐的产品售价未出现明显上涨。国盛证券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1990年—2019年,可口可乐的产品单价的复合增速为0.42%。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最近一次大面积涨价是在2021年11月,根据当时流出的调价信息,自2021年11月1日起,500毫升可口可乐在中国区的建议零售价由3元涨至3.5元。
除了可口可乐外,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饮品企业对旗下产品进行了提价。先是2023年1月底,有经销商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按照“华润怡宝关于经销商终端价格调整通知”,自2023年3月1日起,怡宝纯净水上调1元一件;紧接着,2月1日,农夫山泉《杭州区域19升水调价通知》在业界流传,自2023年2月1日起,杭州市农夫山泉19L规格桶装水零售价由此前的20元/桶提高至22元/桶。2月初,养乐多100亿活菌的原味和低糖产品也开始涨价。随后,在2月12日发布公告称将对“味动力”品牌部分产品出厂价格进行调整。另据媒体报道,自4月1日起,电解质水品牌宝矿力水特陆续调价,其中500毫升装产品是近23年以来首次涨价,上涨幅度约为0.5元。
这些饮品企业在公告或采访中都提到了原材料成本上涨是导致提价的主要原因。比如均瑶健康在公告中提到,上调公司“味动力”品牌部分产品的出厂价,主要是因为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运输、包材及辅材等成本的持续上涨。养乐多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产品提价也是由于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等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新经纬表示,近两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食品饮料行业的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人员管理成本等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从而导致产品零售端不得不采取涨价的措施。
那么具体哪些原材料成本上涨了呢?据媒体报道,2023年5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食糖价格指数4月平均为149.4点,环比上涨22.4点(上涨率为17.6%),连续三个月上行,创2011年10月以来的新高。在国内,糖价也在上涨。中国糖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底,甜菜糖厂已全部停机,甘蔗糖厂除云南省有3家尚在生产外,其他省(区)糖厂已全部收榨。2022年/2023年制糖期,全国生产食糖896万吨,同比减少39万吨。
除了食糖外,在碳酸饮料制造中必不可少的阿拉伯胶也出现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期苏丹武装冲突持续,让全球的碳酸饮料制造商感到焦虑。因为苏丹出口的阿拉伯胶是碳酸饮料中的重要原料之一,用于提高饮料的稳定性、粘度和泡沫性。阿拉伯胶主要产自非洲的苏丹、尼日利亚等国,其中苏丹是全球最大的阿拉伯胶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然而,近期苏丹武装冲突持续,导致阿拉伯胶的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据阿里巴巴平台显示,目前阿拉伯胶的批发价格在30-45元/千克之间,而去年同期的价格在20-30元/千克之间,涨幅达到了50%以上。这对于碳酸饮料制造商来说,无疑是一大成本压力。
除了阿拉伯胶外,其他原材料如瓶盖、标签、包装纸箱等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据媒体报道,2023年4月份,国内塑料瓶盖的价格从每公斤3.5元涨到了4.5元,涨幅达到了28.6%;标签纸的价格从每公斤8元涨到了10元,涨幅达到了25%;包装纸箱的价格从每公斤3.8元涨到了4.2元,涨幅达到了10.5%。这些原材料的涨价,也给饮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央视报道:橡胶暴涨,轮胎涨幅惊人!
近期,多家轮胎企业上调产品价格的消息彻底火了,甚至引起了央视的高度关注。
12月2日,央视财经对下半年轮胎涨价现象进行了集中报道。让我们来看看,来自第一线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据央视调查,市面上轮胎产品,尤其是大胎(卡车胎、工程胎)涨价现象尤其明显。大车司机和轮胎经销商反馈的真实涨价幅度,甚至高于涨价通知单上的数字。
青岛长途货车司机刘波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明显感觉到轮胎价格上涨,同一个牌子轮胎,上半年800多元,现在要大约1000元。依此来看,部分轮胎终端零售价涨幅已经高达25%。
知名轮胎经销商——青岛东森轮胎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君锋表示:下半年以来,涨价幅度最高的是工程胎,需求量比较大,上游工厂涨幅较大,一般在8到12个点左右。卡客车当中的长途、中途,比如说港口用的拖车轮胎,涨价幅度在6%左右。
那么,部分轮胎产品突然暴涨的原因是什么呢?轮胎企业方面给出了回应。
1、一吨原材料,涨价4000元
橡胶是轮胎生产最主要的原材料,占生产成本50%以上。而这一重要原材料却一连数月面临着紧缺+涨价。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山东宏盛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建军说:轮胎所用到的原材料这段时间出现全面上涨。合成胶顺丁胶年初7000元一吨,现在已经涨到了每吨11000元左右;填料碳黑,11月份环比上涨六七百元/吨左右。
青岛橡胶经销商黄大帅表示:2019年他们每月合成橡胶跟天然橡胶总出货量15000吨左右,今年4、5月销售量开始逐步上升,9月份一个月最高的销售量达到4万吨,现在保持在3万吨左右。
2、国内新基建促使工厂满负荷运转
据了解,受益于国内新基建的持续发力,工程机械车用轮胎订单取得了大幅增长。其次,汽车消费市场回暖也大大刺激了轿车轮胎的需求。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
在采访中,双星轮胎智能工厂的生产线负责人王立刚表示:“自从今年3月份以来,工厂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并且以后还会继续增加产能。”
这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下半年轮胎厂开工率与产量持续走高的数据确实真实准确。
3、出口订单暴增,海外工厂供不应求
涨价,除了国内因素,还有海外因素。海外订单的激增,让国内不少轮胎企业应接不暇。如今欧美各国第二波疫情反复,更加需要中国轮胎的供应。
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金胜勇表示:订单的接单率只有不到50%?。森麒麟泰国工厂目前一个月的订单有300多万条,但实际产能只有90多万条,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目前已经启动了泰国第二个智能工厂的建设,预计明年可以投产,这将成为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货车轮胎大涨的情况确有发生,但小邦了解到,明升暗降的情况在部分地方也有发生。从市场得来真实信息是,轮胎企业这一顿操作猛如虎后,真实涨幅只有3%左右。有些经销商都内部消化了,都没有传到轮胎店。
甚至有的轮胎企业是10月发布了涨价通知单,结果没有执行,11月份把日期改了又发了一遍;有些轮胎企业甚至一边发涨价通知单,一边降价促销......这是为什么呢?
1、市场很疲软
受疫情影响,轮胎市场需求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有专业人士表示:“现在的市场已经非常疲软了,降价还不好卖,涨价更难卖了。”
在《车与轮》发起的投票调查中,12月,有46%的轮胎人处于销售疲软、部分积压的情况,占比最高。28%的轮胎人处于销售困难、积压严重的极端情况,占比第二。
12月,有53%的轮胎人预计要1—3个月才能消化完库存,占比最高。表示能1个月内消化完库存的,占比仅19%。
两组数据足以看出,在市场疲软环境下,轮胎人面对涨价的无奈与窘迫。
2、价格本来就没优势
轮胎店曾老板说:“电商销价比实体零售店进价还低,谁家还屯货待涨。水涨船高,高进高出,低进低出,总不是赚点手工费。坚决不屯,这才是普通人的心态真实反馈。”
青岛宝盛亿豪轮胎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山也说:我们实际卖的价格还是和原来一样,因为主要是价钱跟电商没法比,电商的零售价太低了,人家买一条轮胎差了七八十元,客户觉得没有必要差那么多钱?,所以说我们价格一般涨不上去。
3、厂家还在压货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厂家压货尤其严重。一直有轮胎人陆陆续续反映:部分厂家之所以销量大增,是因为给下游压货几千条,卖不出去。市场疲软还压货,你说怎么涨?
青岛万轮汽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万建说:进货方面?,轮胎厂家明确告诉我们涨了5个点,但我们现在没办法给消费者涨价。因为要保持平常轮胎的销量和一些厂家的销量任务等原因,只能把门店的利润降低。
据业内人士反映,除中策、正新、风神、玲珑、双星等国产轮胎大厂之外,邓禄普、普利司通、韩泰、佳通等外资企业也开始涨。这点在我们的相关调查中,也有所体现:
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62%的轮胎店主都反映,虽然涨价幅度不一,但涨价确有发生。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轮胎人会选择囤货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调查发现,多数店主表示会正常进货,而非增加囤货。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疲软、销售不振所带来的压力。
由此可见,刚需进货,谨慎备货是较多数店主的真实意愿。毕竟货多卖不掉的压力,是要自己承担的。
关于此轮涨价的具体情况、真实原因、以及对未来的预测,你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