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德国工人干活装备,德国水管工人的杰作-EMP 44冲锋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工业与德国差距在哪
1、机械产业
德国把机械做到了极致,德国跟日本很相似。对比中国的机械产业,那只有呵呵了。
2、工人
德国工人,很多都是一辈子专注一个行业,中国机械产业,都是一流学生上大学,三流学生上技校,出来当工人的学生水平可想而知。
3、中国的99式坦克的发动机是WR703/150HB系列柴油机,这种发动机是从德国MTU公司MB870系列改进而来。
当然德国跟中国差距也有
德国的航空工业跟中国就差的很远,还有电子类、航天类。中国电子、互联网可以说独步天下有点夸张,不比美国差,确实可以肯定的。
德国水管工人的杰作-EMP 44冲锋枪
德国水管工人的杰作-EMP44冲锋枪
简介:EMP44是由艾尔玛兵工厂于1942年下旬提出概念,并在1944年小批量出产的枪机后坐式冲锋枪
历史
跟着战役的推进,MP40冲锋枪的的材料与成本逐步变得贵重,在1942年下旬,艾尔玛兵工厂向德国国防军提议运用一款更廉价,更简单出产的冲锋枪来替代德国国防军配备的MP40冲锋枪,所以EMP44因运而生了,1943年艾尔玛兵工厂向德国国防军提交了EMP44的样枪,但德国国防军却EMP44粗糙的外表而拒绝了这把枪的配备计划
时间到了1944年,当德国国内的局势变得危殆时,艾尔玛兵工厂为了满足前哨对STG44突击步枪的要求,将一切MP40的出产线改成了STG44突击步枪的出产线,但与此一起,艾尔玛兵工厂也制作了一小批EMP44,在不久后,艾尔玛兵工厂所在的埃尔福特市被巴顿指挥的美军第三突击集团军占据,占据该地的美军将EMP44与其他缴获的战利品一起运回美国,EMP44来到美国后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实验场进行过时间短的实验,但由于EMP44本身并没有特别超卓的当地,它没有引起美军的任何爱好,加上那时美军把研讨重心放在STG-44上,所以EMP44很快就被美军遗忘。
结构:
EMP44选用枪机后坐式原理,艾尔玛兵工厂为了节省成本,EMP44的枪管,机匣,枪托都只是由一根钢管铸造而成,EMP44选用MP40/I冲锋枪的双弹匣供弹体系,可以一起运用两个MP40的弹匣供弹。
参数:
原产国:德国
制作商:埃尔福特机械制作厂(缩写ERMA,又称艾尔玛兵工厂)
口径:9x19mm
规划年份:1942
制作年份:1944,并于同年停产
长度:72cm
枪管长:25cm
分量:3.6kg
供弹具:2匣MP40弹匣,合计64发
理论射速:500rpm
初速:1,250ft/s
二战德国步兵师的装备(比如说步枪种类,人数,子弹数
德军1942年制的步兵师
武器装备:
手枪-3681支
步枪-12609支
冲锋枪-321支
反坦克枪-90支
轻机枪-425挺
重机枪-110挺
50毫米迫击炮-84门
81毫米迫击炮-54门
75毫米炮-20门
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火焰喷射器-9具
1939年第一线的主力师:
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
一个步兵团的火器包括26挺重机枪、85挺轻机枪、18门81mm迫击炮、27门50mm迫击炮、12门37mm反坦克炮、6门76mm步兵炮和2门150mm步兵榴弹炮。炮兵团由3个105mm野炮大队组成,大队各3个4门制的炮连。一个150mm中型炮大队原来是配属的,后来归入第1波步兵师编制。
1944年步兵师:
步兵团支援武器为:24挺重机枪、107挺轻机枪、4门120mm迫击炮、6门81mm迫击炮、2门150mm步兵炮、6门75mm步兵炮、3门75mm反坦克炮、36件轻型反坦克武器。~煜煜不得志*回答采纳率:31.0%2010-01-2422:281944年的德军步兵师编制:师下辖三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两个营,总共六个营。
二战德国的武器装备
二战中德军钢盔最好
德国的工业制造水平是世界公认的,M35头盔除了在防护性能方面突出外,它还能为战士头部后侧枕骨和头部两侧提供了很好的防护,这在当时也是非常有新意的创举。现在很多国家的军队基本上沿用了二战德国头盔的设计,如经常在电视中露脸的美国士兵,可以很明显的看见头盔的护耳部分、现在中国的新式凯夫拉头盔在设计上也有明显的M35式的特征、其实这就是德国二战时头盔的经典设计。德军钢盔共有4个型号,分别为M35,M40,M42和伞兵盔。
其中最好的无论是对炮弹破片、流弹的防护是最好,后期生产的三个型号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的材料都很便宜。例如用帆布做内衬。M35钢盔使用牛皮做做内衬,金属衬圈根据不同时期的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1935~1939年间用铝制成的,上面配有四方形直角连接环,在其外层的左侧还压印有生产厂商的名字和制造年份等信息;另一种则是在1940~1945年间用镀锌的金属板制成的,可以起到防锈防腐蚀的效果,其与下颚皮带的连接处还增加了附加金属板,连接环也变成了四方形圆角环。钢盔内部的皮革衬垫是用皮质柔软坚固羊皮或牛皮制成的,形状为八个连在一起的“手指”,中央为圆形。八个“手指尖”分别用棉线穿连在一起,以方便佩带者自行调节松紧度。衬垫上的每个“手指”上都有5个气孔,个别衬垫上还会印有阿拉伯数字来显示头围号码。另外,用来连接皮革衬垫和金属衬圈的是三枚带铝制平头的开脚铆钉,除了在30年代中期是用黄铜镀锌外,到战争结束之前都使用的是钢铁镀锌材料,也是出于防锈蚀的意图。最后介绍下钢盔的皮带。M35型钢盔的皮带是用结实耐磨的皮革制成,其上多被浸染成黑色或棕色,共13个扣眼。原品皮带上通常都印有生产厂商的名字、生产日期和其它标记。
M35型钢盔的制造工艺是在阿尔贝特"施佩尔掌管军备生产后才得到的改进和细化。在1943年以前,M35型和后期的M40型钢盔还是一直在使用一战时老式的制造工序。在后来的M42型的制造过程中,便开始对其边缘和透气孔进行了技术改良,基本与当今的“热压”制造技术相仿。整个M35型钢盔的制造工序中,首先是将一张金属薄板经过多次机械模具冲压后,然后将成形后的钢盔边缘进行卷轧,使其光滑柔和。随后,工人将半成品的钢盔放入一个大型的工业烘烤箱中进行一系列的热处理将其恢复金属的硬度。紧接着,工人们就将进行上漆工作,多数钢盔在涂完油漆后还要回到炉中烘烤以增强漆层的附着力。最后就是对钢盔的装配和存放工作了。他们会将钢盔倒置在衬布上安装内衬,并贴上不同兵种的盔徽。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劳。事实证明,M35新的内盔比一战时的头盔佩戴更舒适。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